李战军瑞和网
小船划破镜面般的淀水,芦苇荡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。到了白洋淀,就想到了小时候看过的电影《小兵张嘎》,想到那个头戴荷叶、手持木枪的 “小嘎子”,以及那支活跃在白洋淀的雁翎队员们,他们驾小舟出入芦苇荡中,利用淀区芦荡遍布、河湖港叉交错的有利地形,打日寇、锄汉奸、端岗楼,打伏击,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,谱写出一曲曲抗日救国的壮歌。
白洋淀,这片位于河北雄安新区的水乡泽国,它不只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,更是一部活着的史书,每一寸苇叶、每一道水波,都藏着往昔的故事。尤其作为看着《小兵张嘎》长大的一代人,白洋淀早已不是地理概念,而是熔铸着英雄想象的精神宝地。
展开剩余75%这里形状各异的淀泊,烟波浩淼瑞和网 ,潋滟一色,碧水相映,荷花飘香。尽管随着岁月的流逝,当年参加过雁翎队游击队员们和他们打鬼子的事迹已经成为历史,但他们使用过的排子船和自制的武器等模型,陈列在雁翎队纪念馆内,仿佛还在向人们叙说着什么,引起人们在此久久地徘徊伫足和追思。
走进雁翎队纪念馆,像是踏入了时光回廊,每一件陈列品都是历史的证人。遥想当年,日寇的铁蹄践踏华夏大地,白洋淀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,成为了华北敌后抗日的前沿阵地。这些展品虽然陈旧,却散发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,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日传奇。
在景区,我们还看到了当地群众表演的“雁翎队抗日实景剧”。让当年雁翎队员们保家卫国,英勇抗击日寇的故事情景再现。但见演员们驾着排子船穿梭在芦苇间,枪声、呐喊声惊起宿鸟,硝烟在水面上飘散成云。仿佛看到雁翎队队员们矫健的身姿,坚定的眼神,以及奋勇向前的气势。他们呐喊着,冲锋着,通过音响的风声和水浪声,将当年的硝烟与今日的荷香奇妙地交融在一起,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。
此时此刻,都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瑞和网 ,走进《小兵张嘎》的世界里。
眼前的淀水,真的蓝得如同深秋的天空,清澈见底,那丛丛密密的苲草,在水流里悠悠荡漾,恰似松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一切都如诗如画,美不胜收。我们知道,这不是简单的表演,而是红色基因的活态传承。
而今,这淀水仍旧的不激不荡,坦然从容,那新鲜的空气,清澈的河水,翠绿的田园,芳香的泥土,纯朴的民情,都展示出中国传统的平和柔韧,飘逸着流动的美感。今日淀区的这份平和从容,正是当年雁翎队浴血奋战、守护家园所期盼的 “诗与远方”。他们用鲜血和生命,为后人换来了这片美好的家园,而后人,正用行动续写着白洋淀的传奇,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雄安新区的建设,为白洋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红利。白洋淀不仅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,更由于白洋淀人民保家卫国,英勇抗击日寇的壮举而闻名。这点缀着绿苇红荷的恬静湖面,不仅可以为当地的人们造福,还可以用激流和浪花把来犯的侵略者进行吞没,真的是荡涤污秽播种良善,流走邪恶迎来光明,留给大地生机和希望,创造出一个个神奇的传说和故事来。
苇海翻涌,淀水长流。如今的淀区,已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、共同发展的乐园。这里的人们,正以新时代的智慧与勇气,在生态保护与新区建设中续写新的传奇。白洋淀这块风水宝地,就像一面镜子,不仅镜鉴出过去和将来,还时常告诫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。这里的每一朵浪花,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:英雄从未远去,他们的精神,早已化作这片土地的脊梁,永远支撑着后人在和平年代里昂首前行。
发布于:河南省恒汇证券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