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5年,孙中山之子孙科,对离异的蓝妮一见钟情,还向她求婚,已有3个孩子的蓝妮却说:“嫁给你可以日天金策略,但我有一个条件!”
蓝妮原名蓝业珍,苗族,出生在澳门一户富庶人家。其父蓝剑俊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,母亲出身大家闺秀。蓝妮生得俊俏,高鼻梁、蓝眼睛,充满异域风情,世人多称“苗王公主”。
年龄稍大些,蓝妮随家人迁居广州,后赴上海、南京读书。在校期间,蓝妮十分开朗大方,且善于交际,据说同学之间如有矛盾,只要蓝妮出面调解,矛盾双方必会重修于好。
有同学开玩笑,说蓝妮像“烂泥”一样,能够把大家搅和在一起。若是寻常人听到,必会生气,蓝妮却不屑一顾,反而认为本姓蓝,“烂泥”与蓝妮同音,干脆改了名字,不再叫蓝业珍了。
蓝妮读高中时,蓝家衰落,她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一日,母亲找到蓝妮,吞吞吐吐向她说了解救蓝家的办法。
原来,南京政府财务部常务次长李调生向蓝家提亲,请蓝家将蓝妮许配给其次子李定国,还承诺成亲之后,每月给蓝家100元补助。
蓝妮看到日渐衰老的父母,“拒绝”二字实在说不出口,便许下了这门亲事。
蓝妮生活的时代日天金策略,社会还未完全开化,结婚之事还凭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”。再说,蓝妮的未婚夫李定国只比蓝妮大两岁,而且还是大学生,模样也说得过去,在外人看来,两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。
可结婚后的苦楚,只有蓝妮知道。李家是传统的汉族家庭,规矩很多,公婆和李家诸位长辈认为是他们出资资助蓝家,所以根本没有把蓝妮当作儿媳,就连家里的佣人也都看不起她。
这些不是最重要的,为了丈夫,蓝妮都可以忍耐。可是,丈夫李定国却不思进取,每日如纨绔子弟一般吃喝玩乐,蓝妮多次劝阻,李定国不思改进,反而变本加厉。
1934年,结婚五年的蓝妮忍无可忍,与李定国办理离婚手续,没有要李家一分钱财产。这年,蓝妮23岁,已经为李家生下了三个孩子。
净身出户的蓝妮为了生存,开始涉足上流社会交际圈。1935年,在一次宴会上,蓝妮结识了孙中山先生独子,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。
南京湿热难耐,孙科的夫人陈淑英生病,无法适应南京的生活,所以孙科在南京供职期间,一直是独身一人。
孙科一眼喜欢上了这位柔情的“西洋小姐”,对蓝妮一见钟情,整场宴会,孙科的眼睛就没离开过蓝妮。
之后,孙科与蓝妮交往频繁。有的下属看出孙科的心思,建议说:“孙院长日天金策略,您夫人不在身边,也确实需要秘书照顾您的日常生活啊。”
孙科顺水推舟,将蓝妮聘为生活秘书。无论出席什么场合,孙科都会带上蓝妮,两人感情日渐升温,时间一长,孙科有了迎娶蓝妮为二夫人的想法。
此言一出,众人哗然,纷纷指责孙科作为立法院院长“知法犯法”。面对孙科求婚,蓝妮也“并不开心”。
一日,蓝妮对孙科说:“我嫁可以,但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,否则我不嫁。”
“什么条件?”孙科问。
“除了你大夫人和我,你不能再有其他女人。”蓝妮说。
“好说,好说,我给你立字据。”孙科找来纸笔,真的给蓝妮立了一份“原配夫人陈氏与二夫人蓝氏二位太太……”的字据。
针对社会舆论,孙科也有妙计,他与蓝妮既不办手续,也不举行婚礼,只是简单请亲朋吃了顿饭,宣布两人正式在一起的消息。这样做,虽然道德上过不去,但并没有“知法犯法”。
1938年,孙科与蓝妮之女孙穗芬诞生。时值抗日,蓝妮陪伴孙科四处奔走,商议抗日事宜,其间,蓝妮还与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结为好友。
1940年,孙科原配陈淑英来到重庆,征得孙科同意,蓝妮回到上海照顾女儿,也在这时,蓝妮表现出了她惊人的商业天赋,开始涉足房地产。
蓝妮看好了上海复兴路一处地皮,经过多方联络协调,最终建成了上海最有名的玫瑰别墅,售价高达35万元。此后,蓝妮生意越做越大,上海几乎处处都有她的房产和地皮。
好景不长,抗战胜利后,戴笠清算汉奸。蓝妮在上海做生意时,与汪伪政府交往过密,戴笠将其逮捕,最后还是孙科请求蒋介石,蓝妮才得以释放。这次事件直接导致了孙科竞选副总统落选,孙科与蓝妮逐渐有了嫌隙。1948年,两人宣布分手,结束了十三年的夫妻关系。1949年,蓝妮来到香港,一边做生意一边养育几个孩子,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学业有成,又成家立业,蓝妮甚是欣慰。1962年,蓝妮跟随女儿移民美国,加入美国籍,定居旧金山。
蓝妮的一生是一个传奇,1982年,中国政府邀请蓝妮母女来华观光,蓝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,在邓颖超的安排下,蓝妮长期居住在上海,也算落叶归根了。
恒汇证券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